? 摘自: 作者:馬德 來源:馬德博客的博客 編輯:讀悅文摘(ID:duzhe3650)? ? ![]() 我們總是先認識了身邊的人,才認識了這個世界。 一個人,身邊有多少人,就有多大的世界,有什么樣的人,就有什么樣的世界。這些人素養(yǎng)的高低,決定了你的高雅與低俗、遼遠與淺狹、明媚與卑瑣。一句話,他人的質(zhì)量,就是你的世界的質(zhì)量。 在自然的山水里,無論走多遠,最后還要回到這群人當中。也就是說,你最終要回到自己的世界里來。遠足,是心靈的沐洗,是換一種方式讓精神突圍,是以自然的視覺,看清人的世界。臨溪流以靜對,訪草木以素心,登高極目知天地之大,置己蒼茫知寸身之微。在與山水的相處里,懂得了如何跟自我所在的世界相處。? ? 自然示闊曠于萬物,只是想告訴每一個生命,走出自我的狹窄,不必為一人一事一物所拘泥,心無宕動,世界自風煙俱靜。他人是你的魔障,倒不如說,你是自己的魔障。每個人跟外部世界斗,說到底,是跟自己斗。 跟誰過不去,最后,都是跟自己過不去。身邊的世界,總有你不喜歡的人,總有你厭棄的事,這些必然要來到生命中,它們來到,只是為揭示生活的真相,告訴你生活是怎么一回事。?
諸事放下,一切皆勝。放不下,自掙不脫。一個人,能釋懷,才能釋然,能在內(nèi)心修籬種菊,自不必避車馬喧囂。走千里萬里,逃不出自我的喧囂,就逃不開塵世的喧鬧。也就是說,你安靜下來了,這個塵世也就安靜下來了。? 不會每一個人都不合你的胃口。如果你總是討厭別人,那么先討厭了這個愛討厭別人的自己。先打倒狹隘的自己,才能接納寬廣的世界。 人往高處走,不是物質(zhì)上追慕富貴,而是在精神層面上,與那些品高境闊的人交往。相看兩不厭,是因了趣味近;相嬉兩不忘,是因了志向合。然后,山高水闊,相約走天涯。道不同不相與謀,其實說的就是不在一個世界的人,自難在一個語言系統(tǒng)。
人生,有時候會有一些小悲劇。譬如,你流落到了不喜歡的世界,已經(jīng)夠悲哀了,卻還要悲愴地強顏歡笑,跟不喜歡的人,把貌合神離表演成情投意合,把厭惡表演成親昵,把痛苦表演為快樂。生活,不是在逼良為娼,而是以此考驗?zāi)愕耐ㄟ^性和忍耐力。 ![]() 你明白就是了。這個世界,看似周遭嘈雜,各色人等,泥沙俱下,本質(zhì)上,還是你一個人的世界。你若澄澈,世界就干凈;你若簡單,世界就難以復(fù)雜。你不去茍且,世界就沒有曖昧。你沒有半推半就,世界就不會為你半黑半白。 ? 有些底線是必須要堅守的。在原則那里,你失守的越多,人生就淪陷得越多。 ? 作者:馬德,作家,已出版《允許自己虛度時光》(點擊“閱讀原文”)、《當我放過自己的時候》等十余部。微博@馬德微博。 ? 喜歡的親們,請點贊分享? ![]() ![]() ![]() |
新跟帖 (共1 條評論)
查看更多評論。。。